微信即时交流
古黄国文化的历史见证
作者:李学海、周嶙
原载:这里是光州
发表日期:2023-07-26
黄国故城遗址是古代黄国确在河南潢川存在的明证,是中华黄氏儿女的祖根圣地,是黄姓文化的文史馆。黄国故城遗址是海内外黄氏宾朋必定观览朝拜之处。一些海外黄氏宗亲在告别古城时,总会捡拾一些陶片,或揣上一捧城垣土,慰藉他们思古的幽情和游子的离绪。而故国古城所体现的古黄文化风貌,更能在他们的心中点燃起永不熄灭的龙的传人的自豪之情。
一、历经沧桑的黄国故城
黄城早已见于历史典籍的记载。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国在公元前21世纪为夏启所封,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曰:“黄国故城,汉弋阳县也。秦时黄都,嬴姓,在光州定城县四十里。”而《太平寰宇记》认为“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读史方舆纪要》说:“黄城,州西二十里,春秋时小国也。”《括地志辑校》又云:“黄国故城在光州定城县西二十里,春秋时黄国都也。”《国名记》《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等史地名著皆有类似的记载。
今考古调查已经确认,古黄国故城的确切位置在河南省潢川县西北、距县城六公里的隆古乡。遗址有大量遗物可以昭示二千多年前的都城风貌,是信阳市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国都城,也是全国罕见的春秋古城遗址。
这座古城的形成,应是始于黄族定居此地的夏初。最初它只是黄族氏族首长及贵族居住的聚居点,后来逐渐增添一些防护性建筑。夏代称“堡”,殷商时“作邑”“作郭”,扩大了建筑群,到西周春秋,它已是淮水岸边一座恢宏的城池。
遗址城垣基本还在,实测可知当年东城墙约长1650米,城墙残高尚有5-6.5米;西城墙约长1600米,高7-10米;南城墙长1800米,墙高6-9米;北城墙长1720米,残高今为4-7米。城垣周长6770米,略呈长方形,城内面积约2.814平方公里。《战国策·赵策》里记有马服君赵奢对战国城池形制的概括,一般也不过是“千丈之城,万家之邑”而已。与其相比,春秋黄城实在可以称作大城了!
从建筑方法上看,城墙是用版筑法分段分层夯筑而成。每段长约3.3-4米,夯层的厚度一般5-10厘米,有些地方达12-15厘米。夯层上留存的夯窝清晰可见,直径3-4厘米,深1-2厘米,小而密集,城坡采用斜夯法。内侧坡度稍缓,外侧陡峭难攀。夯层十分坚实。城垣横断面呈梯形,基宽45-59米,顶宽5-15米。中间主墙层层平夯筑成,两侧护城坡采用斜夯法。内侧坡度稍缓,外侧陡峭难攀。整个护城墙外地势低洼,周遭环绕城壕。城壕距城墙20-40米,宽46-50米,深3-4米,均为人工挖成。城高壕深,完全体现上古时代“金城汤池”的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都邑形制极其相似。
环周城垣上发现十四个大小不等的豁口,其中三个较大的尚有城门痕迹,向内凹陷,城门路基踏实,路面6米宽,上铺20厘米厚的路土。这样厚实的城垣,这样宽阔的路面,依照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讲求谐调的风格,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当年的城楼是怎样巍峨壮观了!
这样浩大的工程,据专家估算,仅城墙的夯土量即为84万立方米,依当时的条件,每日上万人版筑,也需干3-4年,全城的工作量就更难估算。二三千年前的黄国人都能够成就这样巨大的土建工程,不能不说是丰功伟业了。
黄国故城遗址不仅矗立着高大的城垣,城内城外还有其他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城南正中位置,有一宫殿遗址区。黄宫遗址为一高大台基地,周围群众世代传称地名为“黄君台”“黄孙台”“黄君庙台”。台基高出地面3-5米,南北长135米。宫殿区西南方有一片房基,宽32.5米,进深为11.8米,由清理出的柱穴推测,是一个四室构成的寝殿。每室四壁夯土墙基厚65-80厘米,墙内每隔60-80厘米的间距,就有一直径21厘米的柱穴;距殿基3-4米外,又绕有82个柱穴,专家据此断定此殿有相当规模的围廊。
宫殿区中心处另有一个十多层硬土堆垫的房基。房基地坪上今存有明显的柱础与柱穴,穴列4排,每排多则10个,少则仅存2-3个,但4排柱穴均未达及房基边缘。专家推测这是一个方形或长方形宗庙遗址。商周时代筑城,“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黄都城建构皆完全符合彼时的时代特色。黄国既是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政治关系的,那么这座宗庙就既是黄国国家尊严的象征,又是黄氏宗族强盛的标志。
在这些遗址周围,散布着西周春秋时期的各种陶片、铜渣、残破铜片。据此推测,黄国都城已有计划地将各类手工业作坊布局于城外,反映出那时的城市管理特色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郊辐射发展;还说明黄国的手工业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完全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其内部还有初步的行业分工。不过作坊遗址亦非尽在城外,城内也发现二处青铜作坊,周围遗存有炼炉残块、残缺破碎的泥范、古范、红结土等,更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铜块、铜器残片、夹杂木炭的炉渣等。由铸范看,制作器物基本都是礼器,也有铜镞、戈、矛、剑等兵器残片。此二处作坊制作的器物明显不同于城外的作坊,推测城内这二处作坊的生产可能为黄国王室直接控制。如此,则黄国手工业生产已有相当规模,生产体制上已有官用、民用之分。参照同期中国社会发展史,相应水平的生产必有相应水平的管理,黄国此时已有工正、工师、工伊等百工官职之设。
生活设施方面,令考古学家饶有兴趣的是黄城里边的水井。据当地群众传说,城内古有72座“莲花井”,今已发现、清理了15眼。井分土井、陶圈井、木圈井和竹圈井四种。土井最简单,为大口小底的圆形竖穴或圆坑,井壁光滑,上有两两相对、位置不一的脚窝,当为挖井时上下踏脚之用。陶井最多,发现了11座,虽多已崩溃,但从较易清理的两座来看,颇富特色。陶圈井即在土井中贴了一夹砂陶制的圆筒作井壁,直径多为78或80厘米。陶圈两端稍厚,上下接头处圈厚度为2-2.5厘米。圈壁上有两两相对不规则小孔。壁外上部有粗痕迹。陶圈多节联为陶筒,每井多少不一,或三四节,或五七节。井底采用芦编或竹编井圈,有的还在井底铺上筒瓦,或加设“二”字形、“十”字形、“井”字形木架,既防泥沙上涌,又具加固井圈的作用。而木圈或竹圈井,与陶圈井方式一致,只在制作材料上有别。木圈采用直径较大的圆木对劈,凿空中部后置于井坑内。竹圈即采用淮南大量生长的竹木编织成筒形,置入井坑。
传说72眼“莲花井”集中在“黄君台”附近,今“黄君台”内尚有一“天池”遗址,久旱不涸,四季一泓清水,成为黄城游览一景点。据考察,这“天池”就是由昔日黄国贵族使用的两座“莲花井”的水源融汇而成。
黄国故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以来一批批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古黄历史和淮河区域文化风貌。作为黄国旧都,它又吸引浪迹天涯的黄氏子孙来寻根拜祖,以其无可替代的权威地位,加强潢川祖地与海内外宗亲宾朋的交往与联谊。但黄城神秘的面纱尚未完全撩开,城北大片砖瓦基地和城西密集的墓葬区目前尚未深入考察。从城内外不断出土汉以后文物的情况看,作为淮河流域的一个文化名城,它在历史上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黄国故城所涵括的全部文化意蕴,还有待今后逐渐去认识。
二、璀璨夺目的黄国文化
(一)青铜文化
黄国青铜文化未知始于何时。从黄国初年青铜器的精美绝伦,我们可以推知至晚到商朝时候,黄国必已开始了青铜冶炼和制作。目前可以确知的黄文化器物有458件之多,其中青铜器有74件。无论是制作技术还是艺术魅力,黄国青铜器都显示出极高的水平与显著的特色。
从黄城遗址已见黄国有不同类型的青铜作坊,由考古实物也可知黄国手工匠人已能熟练掌握青铜的冶炼,首先是能根据不同器物的形制、性能和色彩需要,进行不同比例的金属配比,从而制作出适合生产、生活不同需要的种种器物。春秋黄器有较多的紫铜制作。
其次我们看到黄国青铜器中有不少空体器,如黄君孟夫妇墓中出土的鼎、盉、匜、■形鬲等器物皆是。从工艺技术角度看,空体器的制作难度高于实体器,必须加用内范。黄国铜器中还有少数方形器,已发现的如铜方座、铜方斗等,遗址碎片中亦有难以拼成形的方形器。方形器的铸造难度也大大高于圆形器。青铜器制作都是一范一器,很少有面目完全一致的器物制成。这就拓宽了精妙的制作技艺。正因为春秋时期的黄国具有这样高超的青铜工艺,才在青铜器整体制作走向衰落的时候,制作出一批独领风骚的精美铜器。
中国青铜器以制作精良气魄雄浑著称于世。黄国铜器不乏鼎、敦这样的大件重器,庄严厚重、气势夺人;也有如爵、豆、匜、壶这样的小件精器。
黄国青铜器的纹饰同其造形一样古朴、多样。大体说来,主要纹饰有波纹、涡纹、索纹、瓦纹、几何纹、窃曲纹、重环纹、凤鸟纹、蝉纹、虎纹、云雷纹、鱼鳞纹、蟠虮纹、夔龙纹、饕餮纹等等。纹饰的设计一般与制器的大小和造形相适应,还要考虑器物的地位、作用。其风格有的精细华丽,有的大方沉稳,有的流畅舒展,有的诡谲威严。纹饰与器形的完美结合,为我们研究美术史、造型艺术史提供了珍贵丰富的资料,也是今装饰艺术难得的借鉴物。
就纹饰的象征意义而言,黄国青铜器纹饰很明显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源自生活,描摹自然景物,或为写实图案,或夸张变形。另一类,则具有浓厚的宗教抽象意义。如现实生活中并无实物可摹的夔龙纹,集各种飞禽形态于一体的凤鸟纹等,各具图腾集合体意义。还有那非牛非羊、非虎非豹的饕餮纹饰,龇牙咧嘴、怒目圆睁,面对这副狰狞面孔,人们会本能地感受到一种神秘、恐怖、威严的力量。最常见的饕餮纹,是神的意志的表象化,是威严、权势、暴力的象征。由此我们可以窥见,黄国贵族政治是一种宗教与统治权威的结合。
黄国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器物铭文得以体现。黄国是一个区域小邦,时代距今又那么遥远,就其本身文字遗留而言,若无铜器铭文就完全是空白了。而史书文献对黄国的记载挂一漏万寥寥无几语,仅仅依据这些资料想对黄国历史有一个比较真切的认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出土文物尤其是器物上的文字,对我们研究黄国历史来说弥足珍贵。从黄国青铜器铭文内容看,基本属于纪事与祈福范畴,反映着器物主人的地位、思想与情感。而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黄器铭文的风格典雅古朴。铭文较长的,横竖成行,章法齐整,结构均衡,字形依笔划繁简略有错落,笔划或圆润遒劲,或活泼秀美,起笔收笔多藏锋,给人以艺术美感。
(二)玉文化
黄国玉文化有着古老悠久的传统。黄国故城里制玉坊的遗存,说明黄族崇玉的习尚历千余年岁月磨砺有增无减。而1978年以来考古发掘的大量玉器,更让我们形象直观地看到了黄族对玉的特别情感和黄国玉文化的辉煌灿烂。
黄国人对玉器的喜好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实证,全是墓葬出土之玉。从墓葬出土情况看,我们完全可以概括黄国玉文化的三大特点:黄人用玉的数量特别多;黄国玉器的种类特别多;黄国制玉的技术特别精湛。
黄国玉器的风格,由其用材、器形、纹饰和琢玉技巧多种因素构成。就选材而言,这一带出土的玉器多为软玉,质地有粗玉、细玉、杂玉,黄君孟墓中还出土有玛瑙珠串。这些玉质温润、缜密、光泽如脂肪,触之灵秀应手。有些玉器半透明而敦厚溷朴,料与工同样精良。罗山莽张商代墓葬中出土一件玉镯,玛瑙红色细玉精制而成,呈半透明状态,在强光映照下可见玉石的自然纹路。
玉器的造型,丰富多姿,随其种类而定。其种类依用途分,有礼玉、葬玉和装饰玉三大类。礼玉就是行仪礼所用之器,包括扁圆的玉壁、外方内圆的玉琮、弧形的玉璜、上端尖锐的长方玉圭、半圭之状的玉璋和形态各异的玉琥。葬玉就是随葬用的玉器。今日所见黄国玉器,尽皆黄国贵族丧葬所用埋入地下之玉。葛洪《抱朴子》云:“金玉在九窃,则死人为不朽”,古人深信玉有此灵,故特制出一些含玉、握玉、玉塞和玉衣,前几种黄君孟夫妇墓中即有发现。装饰玉的范围很大,可以划分为随身佩玉和实用玉器两大类。佩玉有制作成各种形态、佩于身体不同部位的佩饰,还可多件组合为“组佩”。实用装饰玉或与其它器物组合成器,成为独立的陈设品。
黄国实用装饰器,已见生产工具与武器造型有玉刀、玉凿、玉戈、玉钺。乐器造型有玉磬、玉管、玉琴拔等。黄君孟夫人墓室还出土有玉笄、木笄上的玉堵等,这是古人用于卷发定型或连冠于发的实用器,黄夫人就依赖这些发饰挽起高高的发髻,历时二千多年,发型依然保持完好。钩连腰带的衣带钩也是这一带出土常见器物。戴南海《文物鉴定秘要·古玉器鉴定》说潢川东邻的固始侯古堆春秋墓所见的玉衣带钩,是迄今为止全国同类出土玉器中时代最早的。
黄国佩玉造形最为丰富多姿,显著特点是仿自然生态,尤其仿动物足形,飞禽走兽、水族虫鱼。出土所见有玉兔、玉象、玉鱼、玉龟、玉鸡、玉狗、玉犀、玉牛、玉龙、玉虎、玉蚕蛾、玉鸳鸯等等。造型生动有趣,如玉牛双蹄蜷卧,玉狗张口翘尾,玉兔伸足伏尾,玉虎瞠目卷尾,各具特色。黄君孟墓中有作为佩玉的人首饰,固始侯古堆墓中还出土过一个玉人,颅圆面方,双手交叉,双膝跪坐,上体提直,整体造型小巧玲珑,通高仅有1.5厘米。在所有这些动物造型中,玉虎最为出色。玉虎既是一种佩饰,又是最后加入“六瑞”行列的礼玉。黄君孟夫妇墓中出土玉虎34件,8种款式,或平面造型,以纹制作为辅助,或立体雕琢成卧虎。或乌尾,或鸟尾,或双虎联体,充分反映出黄国文化的自然崇拜色彩。黄君孟夫妇墓葬大量使用玉虎,也是以虎威象征其贵族统治者的身份与权威。
黄国玉器的纹饰也富有特征,堪称一流。手法多用阴刻,线条分单刻线与双刻线,刀工简洁有力,与以往其它地区一般使用单刻直线条的技术相比,黄国制玉技术线条方面的进步不仅表现为双线条,还出现许多弯曲线条,浑圆柔和,流畅自然,充分显示玉匠技巧的娴熟。纹样有弦纹、绳纹、回纹、蚕纹、束绢纹、水涡纹、几何纹、螺旋纹、鱼鳞纹、兽面纹、卷云纹、乳钉纹、蟠螭纹、夔龙纹、饕餮纹等等,纹样之多,堪称当时诸国之最。
黄国墓葬用玉多为精美的装饰玉,除上列种类外,还常见玉瑗、玉环、玉玦等玉饰。玉玦尤精致。玉玦是一种耳环形小玉器,初即为耳环形小玉器,为耳饰,深得人们喜爱。后亦充作佩饰,悬挂于体,大约一来因其精致美观,二则因人们赋予它的象征意义。黄君孟夫妇墓中出土的一对龙纹玦,直径5.5厘米,孔径2.2厘米,厚度0.3厘米,黄色,扁平体,一侧素面无华,一侧双勾阴线刻划夔龙,疏密有致,琢磨精细。昭明、利群著《中国古代玉器》曾有评曰:“春秋时期最为精美的玦,当属黄君孟夫妇墓中出土的一对龙纹玦”。
该墓出土玉器中还有一对精美的人首蛇身饰,堪称一绝。两件玉饰大小形态完全一致,直径3.8厘米,厚0.2厘米,黄色,扁平体,首尾相接呈环状。人首五官清晰,“目”形眼,蒜头鼻,翘嘴,卷发。蛇身蜷曲,全身阴刻蟠螭纹。成器形体虽小,但形态生动,造型巧妙,雕琢细致入微,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两件玉饰的完全一致,可证黄国制玉已有定制,不因玉材之异随意变化尺寸形态。
总之,在春秋社会大进化中,随着中华整体文化步入高度发展阶段,黄国玉文化也获得长足发展。黄国玉器从制玉技术、用玉风气到文化意蕴,都可谓秉承源远流长的传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玉文化史上,黄国玉文化上追商周大国之制,下启战国秦汉之风。
黄国玉文化之盛冠盖一时,在黄国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习俗上烙下深深的痕迹,并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传给后人。以致历经千余年岁月的销蚀,黄国后裔也早已海内外散居,但先祖昔日尚玉的传统却得以继承和推崇。遗风流韵,趣意盎然。
黄国故地的黄氏后裔,喜爱在最具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上、最醒目的位置镶嵌玉璧形装饰。潢川南城明清两代建有三座黄氏表坊,今虽有坍塌,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有资料遗留,每座表坊高四丈,青石凿就三门六柱,结构严谨,宏伟壮观。石柱阴刻云龙纹,表坊顶端中央雕一圆形玉璧图案,直径约33厘米,上有黄氏后裔字样。璧的四周簇拥云龙纹饰,龙体首尾环接亦成圆形,张牙舞爪,盘旋起伏,龙睛圆睁,气势威武,护卫着玉璧图案,深得黄国玉文化之味,表坊石柱镶刻楹联为:“以玉为槛人;以璜礼天下”,立坊之意昭然。
海外黄氏后裔也秉承祖风,以玉喻德,以玉寓宗族精神。1995年4月,菲律宾黄氏宗亲总会代表回故地寻根拜祖,赠给潢川黄氏宗亲联谊会会旗一面留念,旗端红底白字“江夏黄氏”,旗中央圆形会徽,正是玉璧图案。“璧”上纹饰也是春秋黄国玉器最盛行的蟠螭纹。1995年11月,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黄氏宗亲联谊会上,人们看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黄氏宗亲会的会徽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玉璧图案。在此基础上,“世黄总会”规定其金黄色徽章亦采用璧形,中间地球图案上篆书黄字。
三、源远流长的黄姓文化
潢川自古以来为豫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七、八千年前这儿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春秋为黄国,秦汉为弋阳郡,唐宋设光州,民国二年撤州改县。近年来,海内外许多黄氏儿女情牵梦绕这块古老文明的大地,纷纷前来寻根拜祖。这是因为在这片黄土上,曾书写下历经夏、商、周三大王朝长达1400余年的黄国历史,就是因为这里有闻名遐迩的黄国故都遗址,有黄氏始祖的神奇足迹。据传说,夏代,一个以黄鸟为图腾的部落叫“黄夷”,由华夏东部游牧而发展迁徙到江淮地区定居,生产活动中心便在河南省东南部一带。佐禹治水英雄伯翳(另一说法为陆终)是这个“黄夷”地区的传奇首领,其后受封于黄,由此诞生了黄国,这个黄国就在今河南省潢川境内。记载黄国在潢川的古文献,最早见于殷墟甲骨卜辞和《史记·殷本记》,其中记述商帝王巡游黄国:“黄寅卜……王贞:王其至于潢、霍,亡灾。”这里的“潢、霍”都是地名兼国名,“潢”就是黄国,就是今河南潢川(境内有条潢河得名)。商王重视黄国人,在其甲骨卜辞中常出现“出于黄尹,告于黄尹”“黄示”等。到了两周时期,史记文献对黄国的记载已较具体:当时的黄国为诸侯之一,楚国称霸,黄国不服,既积极与江淮流域的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又和中原北部的齐、宋、郑、卫、鲁等修好,充分利用自己处于“黄淮”和“江淮”之间的军事要塞、交通枢纽的地域优势,团结周边的国家力量,在相当长阶段与楚抗衡,创造了历史辉煌。
公元前648年,楚灭黄。但自黄国诞生那天起,便诞生的“以国为氏”的黄姓,却不管历史如何变迁,而始终向前发展。
追根溯源,自有黄国,就形成了“以国为氏”的黄姓,这在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有权威的记载。东汉蔡邕的《汉交阯都尉胡夫人黄氏神诰》中说:“江陵黄氏之季女字曰列嬴,其先出自伯翳,别封于黄,以国为氏。”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中说:“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灭,以国为氏。”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载:“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国有史,族有谱。黄氏宗族自唐宋以来,陆续产生丰富的家谱族牒。唐进士尚书黄禹锡咸亨元年奏请唐中宗准修族谱中说:“颛顼之孙,陆终之后,受封于黄,因以国为姓焉……”北宋江夏黄氏族谱序中也明确记述:“且稽黄氏之先,始出颛顼曾孙陆终之后,受封于黄,其后以国为氏。”由此以后,代代修谱相袭,都作了类似的记载。
纵观历史文献,姓氏文化典籍、谱牒,自古至今有三点根本共识:一是黄姓发源时间是始于夏朝初年,是嬴姓子爵受封于黄,建立黄国。二是形成原因,黄人“以国为氏”,有了黄国便诞生了黄姓。三是黄姓发祥地就在黄国,黄国即在今河南省潢川。
在已发现的黄国青铜器中,有铭文的就达38件之多,“黄孙须子白亚臣”“黄君孟自行作器”“黄孙作季嬴宝鼎”“黄孙子奚君叔单”“惟黄朱柢用吉金作鬲”等等。这些极具考证价值的铭文清晰镌刻下的“黄君”“黄公”“黄伯”“黄父”“黄太子”“黄孙”。这分明显示一个赫然醒目的大字:“根!”黄姓根在哪里?黄姓根在黄国;黄国在哪里?黄国在潢川!
黄国的建立植下了黄姓的根。楚灭黄的“野火”烧不倒深深植根的黄氏参天大树。公元前648年实际上成为黄姓历史上一个特别的里程碑。“以国为氏”的黄国遗民发生了第一次大分流,他们虽奔走地方各异,但寻求新的开拓、发展,创造着黄氏族人共有的精神基石。迁居河南中部的,发展为后来的著名淮阳黄氏;南徙湖北地区的,后因黄氏族人的繁荣、鼎盛而得名,就有了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成为后来名冠天下的江夏黄氏;为楚“浮诸江南,以实海滨”的黄国遗民,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为南方少数民族中的黄氏望族。尤其是苦恋故土守家园的黄国遗民,更是饮恨图存,经过裂变后三百年沉寂的痛苦,硬是迎来了家庭中兴的一天。这便是黄歇的崛起。
史学家司马迁曾浓笔为黄歇立传。他在《史记·春申君传》中说:“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邓名世在《古今姓氏辨证》中也讲:“楚灭黄,其族仕楚,春申君歇即其后。”这就确证了黄歇是古黄国遗民的后代,黄歇委身仕楚为相25年,位极显赫,带来黄氏家族中兴。他虽晚年遭李园之害,但其子孙繁多,早已在外地发展。家族受挫,其后裔并未沉沦,有一些裔脉分别团结起原先分流各地的黄氏族人,顽强抗争,不仅很快走出低谷,且先后在一些地方形成了望族。
探求不同历史时期,经沧桑岁月形成的淮阳、江夏、金华、邵武等著名黄氏望族的源与流,寻出其变迁轨迹,便可发现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支脉联系,是源于一脉,根枝相连。据有关史料、姓氏通书及现代姓氏学家研究成果证明:淮阳黄氏的代表人物汉相黄霸,源出黄歇的脉系。姓氏通书和一些族谱(如禾坪谱、鹳薮谱、潮州谱等)都确认:黄霸是黄歇的直系后代,是黄歇长子黄尚的第六代裔孙。而号称“天下黄隆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的江夏黄氏,也根连黄歇。如《渠阳黄氏世谱·源流考》记载:“六十九世祖黄歇公仕楚,其裔多居江夏,故因之而名我姓为‘江夏堂’‘江夏郡’者,皆自此始”。另据江西金溪《双井黄氏族谱》考证,被后世黄氏尊为江夏大始祖的黄香,其父是名见于《东观汉记》的叶县令黄况,黄况是黄霸的第七代孙;因而,黄香就是黄歇的第十五代嫡传裔孙。
继江夏黄氏之后,浙江金华、福建邵武一带的黄氏先后崛起,成为昌盛已极的江南黄门大族。称盛于宋元时代的金华黄氏,其始祖黄苾,是黄香的第十代孙。明人宋廉的《诸暨孝义黄氏族谱序》直接讲:黄苾是“自江夏迁婺之金华者”,属江夏黄氏的分支。而继江夏黄氏之后,形成黄姓历史上一个堪与金华黄氏同样辉煌的巨族——福建邵武黄氏,也是江夏黄氏的分支。据史载:在魏晋至五代的民族大迁徒浪潮中,有大批的江夏黄氏分流:有先迁江西后入闽发展,也有先折回祖地光州固始,后入闽开拓,形成了福建黄氏大望族。
纵观各大支系黄氏望族的形成与发展,寻其根溯其源,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即黄国——黄歇——淮阳、江夏黄氏,进而分衍出金华、邵武等大望族及星布四海的支系。不管支脉怎么纷繁,他们都是同根共祖,情系一脉,即天下黄姓根归黄国,源出潢川。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炎黄子孙一代代共同书写出来的。兴旺发达的黄氏宗族,英才辈出,历代涌现出一批批卓有建树的名人,为华夏文明增光添彩。西汉名相黄霸、东汉孝道楷模黄香、三国名将黄忠、黄盖,到后晋的开拓家黄峭山、北宋文豪黄庭坚、南宋思想家黄震;从元代纺织家黄道婆、明代硕儒黄绾、清代史学家黄宗羲,到近代民国第二开国元勋黄兴,以及海外的黄氏名人等等。他们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领域、行业,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推动历史的进步,为了同一个地球上的文明繁荣,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周嶙,潢川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李学海,潢川县文联主席